《华北电力大学校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听 音

   期次:第3期   作者:□成其洋   查看:34   

  在音乐里,总能找到一个国度,适合居住,适合漫步,适合遗忘时光。
  在阳光倦怠的午后,戴上耳机,仿佛与世隔绝,远离烦忧。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,虽然小,却不失惬意。泡上两朵杭白菊,加上一片青竹叶,阳光穿透杯子,折射出茶色,淡淡的闲散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。
  爱上某一支音乐,往往就是爱上了这支音乐背后的故事,而真正听懂这个故事,还需要一段时光的洗礼。记得第一次听德彪西的 《棕发少女》时,觉得这首歌或许有些难副盛名,可能是那时自己的心太浅太轻,对音乐的理解显然有点肤浅。只是感到这首歌没有明显的主旋律,是标准的阳春白雪,不是自己这样的下里巴人所能听懂的。可是后来听得多了,沿着这支音乐的脉络,我渐渐听懂了德彪西与棕发少女之间的故事,我也走进了这支音乐的灵魂深处,我的心会随着情节的起伏、波折而悸动。我猜测,他大概是喜欢一个少女吧,她一定有一头秀丽的棕发,小巧的鼻子,灵动的眼睛里似乎总盛着一汪清水。爱情刚刚萌芽的时候,非常宁静、美好,而后来出现了争吵却又夹杂着喜悦,最后又回归于最初的宁静。一如那时的我,心里某个地方,放着一个人,他就像春天里明媚的阳光,照进了我的人生。而我,就像那朵张爱玲笔下的花,低到了尘埃里。后来,人散了、故事结束了,只有那朵花,还那样低微地开在爱情的尘埃里。
  好的电影总是少不了出色的配乐。 《雏菊》讲述了一位女画家和两个命运截然相反的男子间相爱的悲情故事。低沉的大提琴做引,钢琴的明快清新紧随其后,管弦乐合奏将乐曲推向高潮。最后加入的童声合唱,声音纯净干脆的不掺一点杂质,紧凑又威严,就像盛大的命运作为幕后推手左右主人公的生命线。合唱结束后,钢琴重复弹奏着同一小节,琴音清脆,让人回忆起开篇避雨的场景,屋檐上水流如柱,远处的天空灰蒙蒙一片,将所有无言的结局涂进朦胧的轮廓。屋下的人们静静站着,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被写就,就像风中残存的雏菊,美好又悲伤。
  音乐家会把自己最难忘的爱情写进歌谱中,用一个个或沉重或轻快的音符来记录自己的爱情。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我们普通人大抵是不具备这样的才华的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忙碌中听听音乐,在音乐的跳动里,品味我们自己的人生。

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4039次访问,全刊已有4603839次访问